2014/06/17

世局解碼:伊拉克(二之二)

美國伊朗走近 挑動沙特神經

【明報專訊】蓋達前分支「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等武裝勢力進逼伊拉克什葉派政府,觸發伊朗主動提議與宿敵美國合作,華府對此作善意回應,為中東政治格局帶來重大變數。向來視伊朗為地緣政治對手的沙特阿拉伯等海灣王室對此尤其敏感,有專家形容沙特對美國與伊朗走近又怒又怕。


ISIS礙沙特伊朗修好

伊朗與沙特分別是伊斯蘭什葉派和遜尼派領袖,兩國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關係不差,至1979年霍梅尼宗教政權上台後顯著交惡。兩國亦存在地緣政治角力,沙特支持華府對伊朗的圍堵和制裁。隨着西方在敘利亞內戰上與沙特等海灣國家步伐不一,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出現微妙變化。沙特領導的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早前與伊朗重新接觸,沙特5月邀請伊朗外長扎里夫到訪,科威特君主本月初又親訪德黑蘭,是巴勒維王朝倒台後首次,其間更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面,引起外界憧憬中東伊斯蘭世界兩派對立有望緩和。

然而,ISIS大舉在伊拉克攻城掠地,令伊朗與沙特的關係再趨緊張。伊朗歸咎沙特扶植ISIS,沙特則暗示伊朗不要插手伊拉克事務。沙特王族旗下電視台的主管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向路透社指出:「沙特與伊朗重建關係的過程如今必然停止。」

美國華盛頓研究所海灣及能源項目主任亨德森(Simon Henderson)形容,ISIS在伊拉克發動的最新戰鬥,是沙特對伊朗的戰爭。他在《外交政策》網站撰文強調,沙特對伊朗抱持教派角力的對抗心態,例如視馬利基如伊朗傀儡,拒向巴格達派出大使,甚至鼓勵其他GCC成員國跟隨,又在敘利亞扶植像ISIS的武裝勢力以對付伊朗支持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伊拉克的事態更給了沙特「全新機會」。

美擬與伊朗一籃子談判

外界盛傳伊朗已暗裏派兵協助守禦巴格達,伊朗總統魯哈尼否認這個說法,但表明華府若肯出手對付武裝分子,德黑蘭願合作。華府起初堅稱美國與伊朗直接談判只關乎核問題,但國務卿克里昨表示對與伊朗合作解決伊拉克危機「持開放態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東歷史專家格爾文(James L. Gelvin)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相信奧巴馬正在考慮與伊朗達成「大交易」,將制裁、核計劃、敘利亞以至伊拉克等所有問題一次過放上枱面解決,並將德黑蘭帶入區內外交討論。格爾文認為,身為華府傳統盟友的沙特阿拉伯會對這局面「既憤怒又恐懼」。

格爾文認為,沙特擔心美國與伊朗走近會令利雅得與華府的特殊關係告終及令德黑蘭在區內事務有更大發言權。在美國與伊朗傳出有意共商伊拉克事務的消息後,沙特昨日作激烈反應,表明拒絕「任何外部勢力干預伊拉克內部事務」,並且不點名批評馬利基政府的教派偏頗政策是伊拉克局勢惡化的肇因。

沙特:拒外力干預伊拉克

自從華府高調宣布「重返亞太」及在阿拉伯之春坐視獨裁者盟友倒台後,不少分析認為沙特與美國關係漸見裂痕。格爾文形容,美國和沙特的長期特殊關係是建基於冷戰需要和石油,如今冷戰不復再,沙特石油對美國的價值又不斷下滑,自然令沙特害怕華府會重新審視區內關係。正因如此,沙特及其他海灣國家近年「反客為主」,自己出手盼維持區內現狀。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底在西點軍校發表全新的外交政策定調宣言,明示華府希望將對抗中東恐怖主義的前線責任交給地區盟友,ISIS坐大儼如是對這項策略的一記悶棍。格爾文認為華府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無可厚非,「問題是中東在2010至2011的事件(阿拉伯之春)後仍未建立新的平衡」。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4-6-17)

2014/06/16

世局解碼:伊拉克(二之一)

ISIS衝擊中東百年版圖
專家﹕西方寧見敘伊疆界名存實亡

【明報專訊】美軍從伊戰泥淖撤出僅兩年半,伊拉克便因蓋達前分支「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肆虐而重陷戰亂。在鄰國敘利亞內戰中冒起的ISIS,聲言欲建立橫跨伊、敘的遜尼派政教合一國度,加上庫爾德人蠢蠢欲動謀求獨立,一戰後成形的中東邊界劃分格局備受衝擊。但多名中東專家相信,國際社會不欲看到有近百年歷史的中東版圖崩潰,即使無法壓制ISIS,亦不會承認新國家,寧願坐視伊、敘兩國邊界名存實亡。


早在去年敘利亞內戰陷入僵局時,西方學術界和新聞界已在熱烈討論所謂「賽克斯-皮科之終結」,即指1916年簽署的《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定下至今的中東邊界劃分框架,將會因為敘利亞(以至伊拉克)分崩離析而壽終正寢。隨着ISIS上周揮軍進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其建立政教合一「哈里發國度」(caliphate)的目標成為焦點,上述討論重燃。

「現政府難一如以往集權」

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被指打壓報復在薩達姆時期掌政的遜尼派社群,造就後者的武裝勢力倒向ISIS陣營,教派衝突嚴重升溫。倫敦政經學院中東政治學者蓋爾蓋斯(Fawaz Gerges)向路透社指出,伊拉克正陷入權力分裂的過程,馬利基政府永遠無法像以往一樣中央集權,「我們肯定是在看着邊界重新劃分」。

一戰後的中東版圖由英國和法國所操縱,此後近百年以來中東邊界(尤其是敘利亞和伊拉克)大致保持穩定。這不是說將中東地圖一成不變,但其變化主要源於自我分裂、割讓領土或原有國家吞併,不是像ISIS般由零冒起,卻謀求在至少兩個國家的領土上分一杯羮。

美國喬治城大學卡塔爾外交學院教授卡姆拉瓦(Mehran Kamrava)向本報稱,要斷定伊拉克前景是言之尚早,但遜尼派阿拉伯人、什葉派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三分的確「可能發生」。不過他也提醒道,伊拉克以往亦曾瀕臨陷入自爆或分裂,但最終仍能維持完整,未來情况如何,很大程度要視乎本土、地區和國際角色的反應。

恐變名義國 成索馬里第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東歷史學家格爾文(James L. Gelvin)則向本報指出,國際社會對區內的國家劃分體系「極力維護」,因此就算伊拉克和敘利亞演變成「只是名義上的國家」,政府對領土只有「部分控制權」,它們仍會被承認為國家,情况會與索馬里非常相似。

美國智庫中東研究所副主席薩利姆(Paul Salem)亦向美聯社指出,以黎巴嫩為例,當年內戰時亦被認為會分裂成基督教、遜尼派或什葉派的小國家,最終卻未發生,敘利亞長期控制貝魯特政權,真主黨則輕鬆來回兩國,兩國邊界形同虛設,「(但)即使它再古怪和無法運作,仍是一條真實和有意義的邊界」。

大國互相牽制 乏重劃動力

事實上,早在上月底(即ISIS攻陷摩蘇爾之前),佛蒙特大學中東政治專家高斯(F. Gregory Gause III)便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直指中東版圖變化機會渺茫,形容當前沒有外部勢力看來有興趣重劃或承認新劃的邊界,「美國肯定沒有」,亦見不到中、俄及歐洲領袖在國際會議上提議重劃中東地圖,各國可能內部分裂,實際上管治的分離政府可能出現,但邊界本身卻不太可能改變,「這就是所謂『賽克斯-皮科之終結』論調的終極分析性錯誤」。

明報記者 周宏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賽克斯-皮科協議》劃界圖



(明報 國際版 2014-6-16)

2014/06/06

明報世紀版:董啟章談《東京小屋》

(上)女僕的僭越與國家主義的敗亡

{世紀版編按:山田洋次《東京小屋》在早前揚威柏林影展,黑木華(演家庭女僕)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今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著名香港作家董啟章,數年前在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認識電影原著小說作家中島京子,早已讀過小說;看到電影的改動,有話想說。今明兩天,董啟章以文學分析的撰文細說電影與小說兩個文本的差異與效果。}

香港讀者認識小說家中島京子的《小房子》,很可能是由於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的電影《東京小屋》,又因為當中飾演女僕的年輕演員黑木華奪得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獎,而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小說的書名源自美國插畫家維吉尼亞.李.伯頓的繪本The Little House(1942),所以直譯《小房子》最為恰當。小說於二○一○年出版,並獲得第一百四十三屆直木獎。翌年於中國內地首先出了簡體版中譯本,名為《小小的家》,繁體版最近才在台灣推出,名為《東京小屋的回憶》,頗為平板累贅。對於電影改編《東京小屋》,影評一致讚賞導演的功力和演員的表現,並且普遍認為十分忠於原著。我同意在大取向方面──諸如反戰和反思集體主義對個人的壓制、個人自覺或不自覺的「違心」之行,以至於堅守「情」作為生存的終極價值──電影和小說可以說是一致的。而在故事、人物、場景和對話方面,電影也很大程度遵從原著。不過,正因為如此,兩者有分別的地方便更為明顯。

小說以外的電影情節

最大的差異,在於時子夫人和丈夫的下屬板倉正治的感情關係的描寫。有影評人認為,電影對二人戀情的呈現有一種東洋含蓄之美,但與小說相比,電影其實還是太外露了。時子在板倉第一次到訪,看見對方第一眼,就已經忍不住在女僕面前大為讚歎,完全失去自控。這在小說裏是沒有的。事實上他們第一次見面在社長位於鎌倉的別墅,而作者只是淡然交代,板倉跟時子的兒子逗樂時,時子不時往那邊望去,似是怪責他們過於吵嚷。對於兩人暗中發展出情愫,小說極盡克制之能事。又因為多喜的敘事觀點的限制,最為露骨的時子到訪板倉住處的場面,都沒有任何描寫。而電影中時子在房東懷疑的目光中爬上板倉居處的樓梯,板倉還煞有介事地向樓下表示不必送茶,那種滑稽而明目張膽的情景,就原作者的標準來說肯定是過火了。事實上,在小說中,時子夫人的聲譽受損的程度非常有限,還遠遠未至於被家族長輩召見並訓示。這更顯見在那樣的社會中,就算事情還未真的外揚,內心的壓抑其實已經非常巨大。電影中的時子夫人比較急色,她的婚外情比較像是個人的因素所致,而小說中的她則更明顯是「大和撫子」的標準底下的犧牲品。

原著的女僕形象

原著中女僕多喜的前主人,小說家小中先生向她講了一個女僕的故事,非常精彩地總結了女僕這種身分的本質:主人的朋友和主人是學術上的競爭者,假如一天這位朋友在主人家裏遺下重要的學術論文手稿,女僕發現後應該如何處置?在不知情下不小心把重要手稿燒掉的,是愚蠢的女僕;在主人吩咐下燒掉手稿的,是平庸的女僕;而最聰明的女僕,是不用主人吩咐而能主動猜測主人的心意,代主人做出他不敢或不便做的事情,然後自己承擔全部責任。

這個故事直接促成了多喜後來私自把時子給板倉的信收藏起來,令兩人沒法見最後一面。但多喜的做法和那個故事中的女僕不同。小中口中的女僕展現的除了是聰明,也是一種超級的奴性──為了迎合主子的心意而不擇手段。相反,多喜所做的其實是違背她的夫人的意願的事,而她竟敢更進一步,自作主張,作出什麼才是對主人有好處的決定。這很明顯是僭越,而在這僭越中,她徹底地顛覆了主僕的不平等關係。她為主人作主,但又為這樣的僭越付出代價──主人的離棄以及一生的自責和內疚。故事中的女僕的行為其實是愚忠,而多喜的行為則是自我犧牲──她替夫人承擔了跟愛人斬斷關係的痛苦。這犧牲暗示了多喜和時子之間再不是僕人和主人的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的關係。電影刪去了那個充滿暗示性和對照性的故事,代之以一個女僕為男主人掩飾婚外情的故事,雖然更為貼題,但卻也遠為粗淺和乏味了。

小說引述《黑薔薇》

由這個關鍵的決定,引向多喜對時子的真正感情的問題。電影在這方面又再一次降低了調子。原著中時子的好友睦子有更重要的角色,在電影中她卻只是出場一次。在那個場面中,多喜忍不住向睦子講出夫人可能有外遇的秘密,而男性化打扮的睦子卻曖昧地向多喜表示理解和同情。但電影的處理只止於睦子個人的性取向和她對時子的可能的戀慕,小說卻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更大膽。在小說中睦子還引述了吉屋信子《黑薔薇》裏的一段話,也就是女人在男女之愛之外,第二條道路是同性之愛,而第三條道路是維持獨身,在工作中尋求人生價值。這段引述在電影中略去,而同性愛的暗示也因此而被削弱。同性愛所指向的不只是睦子,還有多喜。多喜對時子的感情,不只是主僕之情,而多喜之所以收起時子給板倉的信,除了為了保護夫人的清譽,其實也包含她對夫人強烈的愛意和妒忌。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在電影中也被改掉了。在原著多喜的自傳敘述中,她並沒有寫出自己沒有替夫人送信。相反,她寫第二天板倉依約來到紅頂小屋,和夫人度過了一個下午。小說讀者讀到這裏,很自然地信以為真,以為二人如願以償,在板倉出征之前好好道別。這樣的設計令小說結局章的懸念增強,而最後健史(多喜外甥的兒子)讀出多喜收藏的信件才赫然發現,姨婆當年原來沒有送信,而之前讀到的那段戀情的完結是假的。結局章的力量完全建基於這個謊話,以及謊話的揭穿。可是,電影來到送信那一幕,就無法不立即道出事實,往後健史再揭開的,其實早就不是秘密了。通過虛構來修改歷史這一主題,因此而付諸闕如了。

把戰前日本美化?

小說的結局章(也即是多喜死後健史追尋往事真相的部分)筆鋒突轉,懸念十足,非常精彩,相反電影卻在這裏陷入拖泥帶水,滲雜着過多的說教和流淚。小說中的健史的角色比較疏離,對姨婆多喜雖有關心,但說不上熱情。兩人之間有較大的隔膜和代溝,難以互相理解。在理性上,他對多喜的歷史敘述多翻作出質疑,說她把戰前日本美化,無視於軍國主義的陰暗面,但他自己其實也不具備深入了解長輩的情感世界的條件。在後來的追查中,小說的健史的態度也比較克制,雖然表現出好奇和關注,但遠遠未及電影中的他對前人感同身受,同悲同哭的程度。那種隔代的情感互通,無疑是前輩導演山田洋次的美好願望,但對中生代作家中島京子來說,顯然不能不投以懷疑的眼光,或至少是持保留的態度。

事實上,小說對整個結局章的處理,呈現出強烈的距離感,甚至帶點冷峻的幽默。首先,就從戰場倖存歸來的板倉的設計來說,小說中他以Shoji Itakura的名稱成為了一位頗具名氣的漫畫家,而且走的是邪典的風格,作品充滿黑色幽默甚至是殘酷的色彩。這絕對不是電影中的他所成為的畫風溫馨的油畫家。在小說中漫畫家Shoji Itakura死後,人們按照他遺稿中發現的草圖,重建出一座西洋風格紅頂小屋,作為他的紀念館館址。那就是在戰爭後期東京空襲中燒毁的平井家的房子。伴隨建築草圖被發現的,還有一份五十年代初的手稿,裏面以連環畫的形式繪畫了一間小屋中的生活情景,而小屋裏的人物只有兩個女性和一個小孩。兩個女性關係不明,既似姐妹又似朋友,在最後一幅畫中手拖着手,還狀似一對戀人!這就是主僕關係的終極超越,通過旁觀者板倉的眼光呈現出來。在漫畫家Shoji Itakura的這部從未發表的作品中,世界之冷酷和個人情感之溫暖,對比躍然紙上。這也是作者對國家主義及其歷史的另一巧妙而有力的批判。很可惜,這一層在電影中也不留痕迹。缺少了諷刺性的距離感,電影結尾流於通俗的溫情,情意雖真,力量卻反而薄弱了。

上面的比較所呈現的,與其說是優劣的對比,不如說是取向和觀點的差異。縱使電影本身也相當優秀,而山田洋次的人文關懷也非常值得敬佩,我還是覺得不能因此而忽視和埋沒原著作者的獨特用心。是以為文在這裏加以點出,供讀者和觀眾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

(下) 公史與私史的欺瞞與真相 《小房子》如何反戰?

{世紀版編按: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董啟章,昨天撰文比較日本小說《小房子》與改編電影的細節。今天,董啟章分析原著小說中的反戰意識,並看看它以什麼方式呈現。}

我在前文〈女僕的僭越與國家主義的敗亡〉中,談過中島京子的小說《小房子》和它的改編電影《東京小屋》的差別,並藉此探討了原著小說的用心。本文嘗試集中於小說的核心主題「欺瞞」和「秘密」,玩味個人歷史書寫(自傳)的問題及其時代意義。小說從兩個層次處理了「欺瞞」和「秘密」的主題:一方面是在故事的層面,描述了年輕女僕多喜如何自作主張收起了主人時子給外遇戀人板倉的書信,令二人無法會面,藉以挽救夫人的名聲。

多喜六十多年來一直把信件藏着,直至死後以遺物的方式被外甥的兒子健史發現;另一方面,在小說敘述的層面,作者也藉着多喜的自傳書寫欺騙了讀者,隱藏了多喜沒有送信的事實,令讀者相信多喜的記述,以為板倉依約來到紅頂小屋,在出征前和夫人正式道別,共同度過了一段最後的、無憾的時光。事實上,這個情節是老年多喜杜撰出來的。小說在最後的場面中,通過老年的平井恭一(當年的家中少爺)授命健史把那封信打開並讀出內容,揭示出當年的事情的真相。這除了是多喜一生的秘密,也是作者所刻意經營的、暫時欺瞞讀者的「詭計」。

以大眾小說的方式去回應

《小房子》很明顯是一個愛情故事,而電影改編版亦着力於當中的兩段感情描寫。當中除了時子夫人對丈夫下屬板倉的愛情,還有多喜對夫人的單純的主僕之情,甚至是同性之愛(小說在這方面更為明顯)。而無論是板倉還是多喜,都對在戰爭後期空襲中身亡的時子念念不忘,終生不渝。無怪乎影評人亦用一個「情」字來概括全劇的要旨。這樣看當然沒有錯。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要把這樣的一個愛情故事置放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背景之下?

如果單單是一個賣點、一個戲劇性的考慮、一個趣味性的設計,這不但意義淺薄,甚至可以說是倒行逆施,把沉痛的歷史和殘酷的政治化為充滿時代色彩的布景板,變相為軍國主義轉移視線。小說和電影當然不至於止。大家都可以看到,作者和導演如何通過主角們的經歷,呈現一個扭曲的時代對個人情感的壓抑,以及通過多喜的憶述和健史的質疑,反思歷史的真相及其再現的問題。簡單地說,大家都會認同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也秉持反戰的立場。

生於六十年代的中島京子,看來不太像是那種活躍於政治抗爭的小說家。她曾經於時尚雜誌工作,對世俗的民風物貌有敏銳的觸覺。後來成為專業小說家,寫作路線屬流行文學,作品既簡潔易讀,但又有精妙的構思和深刻的主題。二○一○年獲得直木獎的《小房子》,是她的「女僕系列」的最後一部,當中可見其「以小見大」的用心。對於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中島京子作過非常深入的研究,除了造就了她對那個時代鉅細無遺的寫實重現,也形成了她對歷史和國家主義的批判性觀點。中島京子不是大江健三郎那類政治活躍型作家,但這並不代表她不以自己的方式關心時局,並且以大眾小說的方式去回應。

要了解《小房子》的歷史觀,我們可以分別察看當中的公共層面和私人層面,然後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所謂公共層面的歷史,就是我上面提及的,在小說中涉及狹義的歷史方面的處理。多喜雖然親身經歷了戰前和戰時的日本,但她的認知具有先天的局限。她是個來自茨城鄉下的純樸姑娘,只有小學程度的學歷,在東京生活期間,對世界的大小事情的判斷都只能跟從男女主人的觀點。在這樣的條件下,她本人是不容易對當前的局勢有所覺悟的,而受制於這個局限,她到老年似乎也沒有培養出批判性的歷史意識。不過,她也從來沒有盲目支持軍國主義,但這只是出於她對公共世界的無知,和對私人(情感)世界的全盤交付。所以,嚴格來說,她沒有反戰意識。相對於多喜,她的外甥的兒子健史則代表新生代的理性和批判的聲音。他多番質疑姨婆的敘述美化了戰前的日本社會,又明確地對戰爭的不義表示反感。健史為多喜「無知」的觀點提供了「知」的對照,揭露了多喜的戰前美好東京生活的欺瞞性。當然,並不是多喜有意欺瞞,而是那個時代的日本人都一致地被欺瞞或者互相欺瞞。所以已成八十歲老人的平井恭一才在小說的結尾說:「那個時代,誰都難免做出違心的選擇。」

自傳與歷史

關於公共層面的歷史,小說的立場顯而易見。問題是,這跟當中的那個愛情故事有何關係?那純粹是個人被集體壓迫,情感被國家主義扼殺,這樣的一種單向的關係嗎?我認為,老年多喜之開始着手寫作自傳,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如果沒有「寫自傳」這個元素,單純是故事的敘述,小說的歷史觀就相當簡陋,而意義的層次也就會非常薄弱。自傳就是個人的歷史,私的歷史,和公的歷史看似相反,其實是互相映照。我們當然絕不可能說,多喜的私史是軍國主義的公史的微型版。表面上看,兩者毫無相似之處。身為女僕,多喜一直處於被支配的位置,和軍國主義的支配者成反向對立。不過,正正就是這種位置的反向對立,令私史對公史產生揭示性的力量。正如我在前文所說,多喜對主人時子夫人的愛戀,同時打破了異性戀和主僕從屬關係兩種規範,也間接是對軍國主義的絕對權力的反抗。當然,多喜對此並無意識,全不自覺,但這並不減損她的選擇的深層意義。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多喜的私人史的寫作模式。多喜被健史質疑「美化歷史」的部分,反而不那麼重要,因為她並沒有刻意美化,反而是忠於自己當時有限的視野,把她所耳聞目睹的民間生活情况如實寫出。這方面她可能受到國家政權的欺瞞,但她的寫作原意是忠實的。可是,到了她的自傳的結尾,她卻刻意地說了謊,進行了欺瞞。她隱藏了自己沒有替夫人送信的事實,還相反地杜撰出板倉依約來小屋會見夫人的情節,為兩人虛構出一個「美滿」的結局(縱使此後永別,但總算確認了彼此的愛)。奇怪的是,她隨後又把那封收藏了六十多年的信作為遺物留給健史,通過健史的追查和核證,終於揭開了她隱藏一生的秘密的真相,並對那刻意錯寫的個人歷史進行修正。

如何回應軍國主義

多喜的私史的模式可以如此總結:前代人(多喜)意圖忠實記述歷史,但對於自己因罪惡感而無法面對的部分,卻加以虛構和竄改,然後把證據留給後人(健史),讓後人代為揭露真相,重新修正歷史。這和日本軍國主義政權及其延續勢力處理公史的模式構成對比:前代人建立進行侵略和壓迫的國家,系統化地欺瞞人民,完全失去判別罪惡和自我面對的能力,而後人則試圖毁滅證據和篡改歷史,以掩飾前人所犯下的罪行,最終離真相愈來愈遠。兩個模式呈現反向的對照。更有意思的是,私史中的修改或欺瞞是出於想像的補償(無論當年的過錯是出於對夫人的維護,還是對夫人婚外情的妒忌),當中的責任承擔(終生的悔意)和自我犧牲是真實明確的。相反,公史中的欺瞞和篡改建基於對他人的宰制和侵害,也同時是不負責任的(毫無悔意、拒絕道歉和反省)。於是,私史中呈現出大公的情操(面對真相),而公史中則暴露出自利的私心(逃避真相)。

當然,所謂的公史和私史不能在全部意義上也等量齊觀。例如在私史中,個人最隱密的情感無法理出終極的真相,而必須被接受為沒法解開的謎。相反,在公史中真相的追尋不容妥協,也不能藉由模稜和曖昧加以開脫。而確認公史與私史的差別,本身就是對個人情感的尊重和保護,否則一切又會回到公共對私人的壓制。

中島京子在《小房子》中利用多喜的私史對軍國主義的公史作出反向的和間接的批判,這也是她以小說的形式對世界作出回應的方法。要知道回應(response)本身,就是負上責任(responsibility)的意思。而她更提出,如果前人沒法面對真相和承擔責任,我們作為後人的,就要繼續那樣的工作,就算我們要面對的,是更多的錯誤和迷惘。

[文.董啟章 編輯.袁兆昌 電郵 mpcentury@mingpao.com]
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來源:評台

2014/04/28

世局解碼:印度

新總理大熱 警告華莫擴張
鷹派莫迪上位 印中添暗湧

【明報專訊】印度大選仍未結束,惟人民黨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莫迪是公認的下任總理大熱門。中國與印度既有戰爭舊恨,亦有現存的領土爭端,更有潛在地緣政治矛盾。莫迪曾公開警告北京摒棄擴張思維,其顧問又稱他會在領土爭議上採取強硬立場,令兩國關係走向令人關注。但有印度研究專家向本報指出,莫迪外交立場無疑較為強硬,惟中國並非其首要威脅。

63歲的莫迪(Narendra Modi)憑在古吉拉特邦治理經濟有方脫穎而出,代表反對派出選總理,承諾任內以重振經濟為首要任務。但西方傳媒一直質疑他是民族主義者,認為他將採取更為鷹派的外交政策。莫迪2月在中印主權爭議所在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向支持者發表演說,警告北京不可抱持擴張心態,「今時今日世界不歡迎擴張思維──中國亦要摒棄其擴張思維。我以土地之名起誓,我會保護這個國家」。

上任首要爭印度洋主導權

由於中印關係長期存暗湧(見另稿),莫迪這番言論惹關注。路透社較早時亦引述莫迪的兩名不願透露姓名顧問稱,他的外交政策將會更為強硬,並指出其外交首要任務包括尋求早日跟中國處理領土爭議以及力爭印度洋的主導權。其中一人稱,莫迪的外交政策將由經濟驅動,希望鞏固印度經濟,「務求跟其他國家打交道時可以按己意行事」,又說:「中國人會明白新總理並非懦夫,他們不會冒險行事。」

四度訪華為經濟發展取經

但莫迪同時在發展經濟上有意向中國取經,他任內曾四度訪問中國,最近一次是2011年,更曾稱讚中國經濟發展。《外交家》網站副總編輯潘達(Ankit Panda)便向美國《國際商業時報》指出,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某程度上是印度維持經濟健康的必要條件,相信莫迪會以經濟為先。

印度退休陸軍少將、印度智庫「和平及衝突研究學院」(IPCS)創辦人班納吉(Dipankar Banerjee)亦向本報指出,印度高層政客無可避免要在大選前夕發表針對中國的強硬措辭,「但意外的是莫迪只發表這麼少有關中國的言論」。他認為莫迪上述的言論算是「頗為和善」(fairly benign),會獲地區與全球所接受。

企硬為勝選「言論算和善」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章節根則向本報稱,印度總理政治立場偏向鷹派,不代表會對中國更為強硬。他以另一名人民黨(BJP)出身的總理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為例,瓦氏儘管在1998年無視國際壓力下令舉行連串核試,卻又促成印度官方首度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最終還是國家利益更重要。莫迪曾稱讚瓦氏採取基於「力量」(shakti)與「和平」(shanti)的戰略,又表明會仿效其外交政策。

阿富汗比中國威脅更埋身

班納吉亦指莫迪領導風格強硬,卻不代表他必定對中國懷有敵意。他強調新一屆印度政府有大量更迫切的本土問題需要先手處理,外交政策本來就不是其首要重點;即使從地緣戰略角度看,阿富汗才是對新德里更貼身的挑戰。他解釋,隨北約部隊今年底撤出阿富汗,蓋達等恐怖組織恐怕會死灰復燃,為印度(以至中國、巴基斯坦以至俄羅斯等)帶來重大安全威脅,故這才是會令莫迪最為頭痛的外交挑戰。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4-4-28)

2014/03/31

世局解碼:土耳其

土耳其民主光環褪色
整頓傳媒網絡 總理被批專制

【明報專訊】土耳其國內政治動盪逐漸蠶食其作為中東楷模的民主光環。總理埃爾多安過去一年專制傾向愈見明顯,其家人與親信涉貪案件爆發後,更接連向制衡政府的力量開刀,司法、警務、傳媒以至網絡都成為其整頓或炮轟對象,最近更封殺社交網站TwitterYouTube。土耳其學者向本報指出,埃氏專制萌芽,與該國政治制度中權力制衡不足及反對派積弱、強人話事的政治文化有關。

土耳其昨舉行地方選舉,5200多萬名選民選出新一屆的市長及地方議會議員,形同對埃爾多安政府的公投,並為8月的首次總統直選、明年6月國會選舉的選戰揭開序幕,牽動政治走向。埃氏受限黨章,明年無法角逐連任總理,故他尋求修憲,改行美式總統制增總統實權。當地專家稱,埃氏8月會否出選總統,取決於AKP在地方選戰能否保住上屆的近五成得票率。(法新社)

 「我們會消滅Twitter。我不在乎國際社會怎樣說,他們會看到土耳其的力量。」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不滿Twitter流傳政府涉貪錄音,本月20日突然發難,封殺這個在土國有近千萬用戶的社交網站,激起國內外反彈。他聲言Twitter「偏頗」,縱容網民對政府高層「人格刺殺」,上周四(27日)他再以泄露國安會議錄音為由封殺YouTube

支持者撐禁令「權宜之計」

埃氏封殺Twitter之舉引來與其屬同一政黨的總統居爾(Abdullah Gl)罕有公開反對。本報接觸的土耳其人對此看法不一。圖爾汗(Mehmet Turhan)說:「這看起來就像獨裁政權,會減低我們國家的民主的可信度。」耶爾德茲奧盧(Seyit Esref Yildizoglu)則形容這是過時招數,「Twitter是穆巴拉克(埃及)和卡扎菲(利比亞)等獨裁者才禁制的」。

不願透露姓氏的穆罕默德(Mehmet)和布明(Bumin)則支持埃爾多安。前者指摘許多人「有假(Twitter)戶口並用來做壞事」,表明不相信埃氏貪污。後者則認為禁令只是阻止虛假流言的權宜之計,會在地方選舉後取消。

鐵腕清場 惹來朝野反彈

阿拉伯之春後,土耳其一度被西方推崇為伊斯蘭民主楷模,可供突尼斯和埃及等剛推翻獨裁者的國家借鑑,但去年兩宗爭議事件既令埃氏聲望受創,也令土國民主的前景受關注:去年5月的佔領加濟公園和塔克西姆廣場運動,演變成埃氏任內最大規模的示威,埃氏鐵腕清場致多人死傷,惹來朝野強烈反彈:去年12月起爆發的政府涉貪醜聞,火頭燒至埃氏親子,埃氏卻清洗負責調查執法的警隊和司法檢控部門高層,又指摘流亡教士居倫(Fethullah Glen)操縱這些部門奪權,並修例加強政府插手遴選法官和檢察官。司法獨立是民主制度裏的權力制衡要素,埃氏的行徑令其備受抨擊。

打壓異見 囚記者全球最多

網上近月持續傳出聲稱是親埃氏政商權貴對話的電話錄音,上月延燒至埃爾多安本人。其中一段錄音聲稱是埃氏父子在內閣高官涉貪兒子被捕當日商討如何轉移家中現金。埃氏隨即向散布錄音的社交媒體宣戰,強推提升網絡監控的法律。他對傳媒的控制更令人憂慮,土耳其新聞自由紀錄一向欠佳,近年更變本加厲,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統計顯示,該國連續兩年壓過伊朗和中國等,成為全球囚禁記者最多的國家。其中一段網上流傳錄音顯示,埃氏曾聯絡電視台高層,阻撓直播反對派抨擊政府言論,埃氏後來承認曾如此做,成為他涉嫌干預傳媒的證據。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4-3-31)

2013/11/27

世局解碼:訪問名記者

英老牌傳媒人﹕數碼時代重新定義政治

【明報專訊】社交網絡為全球民眾參與政治的模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知名傳媒人薩克(Stephen Sackur)日前接受本報書面專訪時指出,他入行近30年親歷新聞業的變遷,影響最深遠的改變是「政治被數碼時代重新定義」。

薩克1986年加入英國廣播公司(BBC),現為BBC新聞頻道王牌時事節目HARDTalk主持。他認為,傳媒如今可全天候注視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政治人物可透過社交媒體更直接地接觸公眾,國際新聞事件可在幾秒內傳遍全球,「以上種種意味政治比以往變得更為步調迅速與更難預測,時效也更短暫」。

資訊易得 統治者挑戰更大

薩克指出,一般民眾可在彈指間找到比以往更多的資訊,改變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令民眾有更大能量,從而予統治階層更大挑戰。不過他強調,雖然這種變化的傾向是一件好事,但現實中要達成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新聞業界其中兩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一是親身在新聞現場採訪,將第一手信息傳遞予讀者,二是與經驗老到的政治人物做單對單訪問,從詰問中找到漏洞發掘真相。薩克正是其中一個兼具這兩項經驗的知名傳媒人,他形容,前線採訪與現場訪問的體驗雖然大有不同,但自己同樣享受其中。

駐外親歷大事助主持節目

薩克自2004年擔任HARDTalk常任主持,訪問對象不乏政治明星與社會名流,例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已故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Hugo Chávez)等,2010年獲國際播放協會頒發「年度電視名人獎」。此前,他長年擔任BBC駐外記者,在不同國際大事的現場親身採訪過。

「沒有比作為前線記者身處重要的突發全球新聞現場更能感受到腎上腺素飈升的興奮了。」薩克形容自己夠幸運,能夠在中東、美國和歐洲採訪,見證戰爭、選舉、政治醜聞甚至是彈劾美國總統等大事。他認為,做駐外記者的一大好處,是有機會對不同國家理解得更深入,這些經驗讓他在主持節目時,「一旦耶路撒冷、開羅或華盛頓發生大新聞,我有一些專門知識,可向觀眾講解背景脈絡」。

擔任主持需要不同技能,薩克形容「這是一份非常講求知識的工作」。他樂於為觀眾提出他們想對擁有權力者作出的詰問,但他強調,若主持事前沒準備,受訪對象以至觀眾很快會發現他是門外漢,所以他與他的團隊上場前都必須作充分準備。他認為,任何提問者的最重要資產是聆聽,訪問時首要是保持沉靜有禮。他說,提問固然要艱難且具挑戰性,「但不必要地(對受訪者)粗魯和挑釁會有反效果」,無助於取得有意思的答案。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3-11-27)

2013/11/18

世局解碼:拉美掘屍潮

拉美掘屍潮 為歷史翻案
為政要名人開棺 查暗殺指控

【明報專訊】今年4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左翼詩聖聶魯達的遺骸,從長埋地下多年的棺木中被起出,以檢驗是否中毒才身亡。事隔7個月,調查報告否定這一講法,但爭議未因此平息。聶魯達是拉丁美洲近年「掘屍潮」中的知名例子,它們的共通點是多指向本國某段侵犯人權的過去,盼透過驗屍重新發掘歷史真相。

聶魯達(Pablo Neruda)在1973年猝逝,在他離世前,與其友好的左翼民選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死於政變,美英撐腰的皮諾切特獨裁軍政府上台,拉開17年血腥歷史的序幕。官方指聶魯達死於前列腺癌惡化,獲其遺孀及管理遺作的基金會認可,惟指他遭皮諾切特政權暗殺之說甚囂塵上。聶氏生前所屬的智利共產黨去年入稟要求開棺驗屍。

暗殺猜疑並非空穴來風,另一智利前總統蒙塔爾瓦(Eduardo Frei Montalva)2004年被開棺驗屍,揭發他原來是遭小劑量芥子氣和劇毒重金屬鉈所毒殺,輿論矛頭指向皮諾切特。

智利並非唯一出現「掘屍潮」的拉美國家,巴西亦在調查前總統古拉特(Joao Goulart)的死因(見另稿)。《紐約時報》指出,掘屍固然令政治人物難以安息,也顯示該地區願意重提懸而未決的歷史爭議。研究過拉美掘屍傳統的美國專家約翰遜(Lyman Johnson)形容﹕「歷史若有存疑之處,逝去的英雄就會繼續發出聲音。」



多審視侵犯人權歷史

有學者認為,早期基督教有交易聖人殘骸的風氣,拉美掘屍傳統可能是其「世俗化延續」,聯合國屬下和平大學的學術期刊《和平與衝突評論》則曾發表研究指,拉美掘屍目的多是重新審視本國侵犯人權的歷史。3名研究者在報告中指出,1996年後拉美的掘屍潮包括四大類:

一、集體屠殺受害者(如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哥倫比亞等);
二、因國家恐怖主義被拘留甚至「被消失」的人(如智利、巴西和阿根廷等);
三、集體暴力死者(如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等);
四、民主政權下死亡個案(如厄瓜多爾和洪都拉斯等)。

總括而言,掘屍對象主要是冷戰中後期右翼獨裁政權橫行時的疑似犧牲者,當年不少政治人物以至普通民眾被特工扣押虐待,甚至「人間蒸發」。1980年代末起智利等國相繼擺脫軍政府統治後,紛紛成立「真相委員會」,接受受害者家屬以至社會組織的申訴。

聶魯達死因仍存疑

掘屍既被視為追查真相的重要途徑,更有反省歷史錯誤的社會政治意義。不過,要從不堪回首的歷史尋回零碎的真相,並非易事,即使掘出屍體也不一定找得出圓滿答案。智利官方本月8日公布聶魯達的開棺驗屍結果,證實樣本未找到化學中毒(如重金屬)痕迹,智共律師並未罷休,質疑聶氏可能死於生物性媒介(如病毒和細菌等),圍繞這名詩人死因的爭議依然持續。

明報記者

(明報 國際版 2013-11-18)

2013/10/28

世局解碼:馬拉拉

馬拉拉祖國受非議
公關巨擘助塑形象 鄉里批淪西方傀儡

【明報專訊】為爭取女性教育權被塔利班槍傷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在西方受盡禮遇,不但到聯合國演講,還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英女王等見面。在馬拉拉光環背後,有一個包括全球最大公關公司在內的大型宣傳機器在運轉,該公司強調是基於慈善原則協助馬拉拉面對媒體與公眾,但在巴國內部,對馬拉拉的評價卻譽參半,有輿論質疑她被西方當作傀儡。

《紐約時報》記者早前走訪馬拉拉故居所在的斯瓦特地區,發現不少當地人儘管擔心塔利班在這些地區再度肆虐,卻對馬拉拉這個塔利班槍下的受害者嗤之以鼻:有人質疑馬拉拉頭部中槍的話不可能存活,整件事是造假;一名在馬拉拉舊校附近做生意的22歲男子質疑,馬拉拉被傳媒塑造成西方英雌,「但她為斯瓦特做過什麼?」

「她為故鄉做過什麼?」

事實上,不少西方以至巴國本土媒體早有報道,馬拉拉在國內受到不少質疑,例如被指是西方用來醜化攻擊巴國的扯線公仔或中情局間諜,甚至被侮辱是妓女;有些評論則把矛頭指向馬拉拉父親齊亞丁(Ziauddin Yousafzai),質疑他利用女兒爭取曝光,詆普什圖族文化。一名曾為馬拉拉拍攝紀錄片的西方導演也稱,自己的作品增加了馬拉拉一家的名聲,刺激他們尋求進一步認可的胃口。

白高敦被指「幫過火」

馬拉拉中槍不久,聯合國教育大使、前英揆白高敦便開始為她奔走,不但倡儀「馬拉拉日」加以表揚,又穿針引線助其站上聯合國講台演說,更接受齊亞丁委託,代其私下請求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借出在該公司任職的家族友人莎希德(Shiza Shahid),出任馬拉拉基金主席,協助推廣教育運動和向明星募款。向法新社透露這項委託消息的人不諱言,白高敦夫婦對馬拉拉一家幫忙「頗為過火」。

全球最大公關公司愛德曼(Edelman)去年11月派出5人專門團隊,加入幫助馬拉拉的行列。愛德曼發言人強調,對馬拉拉的協助是按「pro bono」(為慈善事業提供免費專業服務)原則行事,強調目的只是「作為馬拉拉的新聞辦公室」及協助其家庭「應付龐大的媒體和公眾興趣」。

學者:質疑者屬少數

同樣是巴國普什圖族人的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訪問教授明哈杰(Syed Minhaj ul Hassan)向本報指出,質疑馬拉拉的人在巴國始終屬於少數,「絕大部分人分享馬拉拉的夢想,而不是武裝分子的夢想」。他舉例指出,馬拉拉最近出版自傳《I am Malala》,塔利班武裝分子聲言封殺,威脅若巴國書店出售此書,就會施以報復,「原因就是他們恐懼民眾會買這本書,如果人們根本不喜歡(馬拉拉),自然不會買她的書」。他承認相信齊亞丁會對馬拉拉有很大影響,但不認同前者心存惡念。

「世界在變但我沒有」

「世界在變,但我沒有。」面對質疑,馬拉拉在自傳中這樣回應。她並非不知道部分巴國民眾對自己懷有敵意,但她接受自由歐洲電台訪問時堅稱,「任何指我參與反巴基斯坦陰謀的講法都是全無根據……我希望人們記巴基斯坦是我的國家,就像我的母親,我深愛她。即使她的人民憎恨我,我仍然會愛她。」

明報記者

(明報 國際版 2013-10-28)

2013/09/18

金磚海嘯五周年專題

中國經濟減速 為改革創空間
世貿前副總幹事:華可避中等收入陷阱

【明報專訊】環球經濟今年「轉勢」,受金融海嘯重創的歐美經濟回暖,正取代在過去5年領風騷的新興經濟體,重新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新興經濟體則陷入困境。多名研究新興經濟體的專家向本報指出,身為新興經濟體領軍者的金磚四國在金融海嘯後錯失了改革經濟結構的良機。對新興經濟體是否不復當年勇,幾名專家看法不一,但對中國前景相對樂觀,甚至認為當前經濟放緩的局面反可為改革創造空間,中國可望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向成為發達經濟體之路邁進。

李克強接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前夕,表明要帶領國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達至全面小康,不過他上周暗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已告終。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早前估計,中國明年或將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結合印度等新興國近期的頹勢,似在印證歐美等發達經濟取代新興國,重新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動力(見圖1)的趨勢。

發達國成全球增長龍頭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艾斯倫德(Anders Aslund)形容,新興國經濟好景不再,全球經濟大勢未來10年將重新向西方傾斜。他認為,與其把這視為重返金融海嘯前夕的狀態,倒不如說回到1980年代初的情,當時美國加息先引發熱錢流出其他市場,繼而逐漸「打殘」商品價格,為拉丁美洲國家帶來「失落十年」。

如今熱錢逃出新興市場景重現,艾斯倫德認為,經常帳赤字和外債嚴重的印度、印尼和土耳其,大宗商品出口國俄羅斯及兼具兩者煩惱的巴西和南非受災最重,不過他也相信,這些國家整體實力遠勝從前,受災程度可望減輕。至於中國,雖無上述兩項問題,但銀行信貸與GDP比例之高為新興經濟體罕見,是金磚四國過度槓桿風險最高的國家。

金磚四國過度槓桿 華風險最高

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總幹事、嶺南大學副校長施雅德(Jesús Seade)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則不約而同認為,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有所誇大。施雅德強調中國每年經濟增長仍達7.5%,馬凱碩則認為新興國困境純屬短暫,而「歐洲經濟根本未重回金融海嘯前水平,新興國增長『跑贏』發達國的長期趨勢完全沒有改變」。

馬凱碩認同新興國普遍存在拖沓改革的問題,但他同時指出,「倘若這場短期危機能迫使他們改革,長線而言會是一件好事」。他認為,經濟放緩亦能營造改革時機。他以今年7月西班牙一班高鐵列車超速出軌的奪命事故為例,比喻中國在經濟「扭」之際,若維持全速前進將發生意外,故暫時減速並非壞事。

人口老化隱患大 促放寬一孩政策

對於有分析質疑,中國在經濟回軟之際推行改革,政權內部阻力將會倍增,馬凱碩認為,「適逢中國領導層換屆,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擁有新使命,他們都明白倘若中國再不改革,他朝只會留下惡評,故不得不改變思維」。馬凱碩表示,人口老化才是中國的重大隱憂,若不盡快放寬「一孩政策」,未來將面臨長期危機。

施雅德則指出,中國已開始推進經濟轉型,「方向正確」,他相信中國有力跨過長年困擾拉美國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他指出,日本、香港、新加坡與韓國等東亞經濟體均能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將中國與拉美國家相提並論未必貼切。在世貿和IMF任職時曾為拯救巴西和阿根廷經濟出力的施雅德認為,中國正確地投資於發展高科技工業,不像拉美國家那樣忽視科技研發(R&D),但他指出,中國須關注三大範疇。

轉型須兼顧控成本債務促消費

首先是不可廢棄低成本製造業。施雅德指出,中國成本曲線雖正上升,但未來需持續吸納數以億計的低技術農村人口,政府「必須採取一切手段來維持成本效益」。其次,施雅德建議中國應效法日本,在發展高端製造業之際兼顧服務業,後者有助營造有效的社會安全網和保險市場系統,從而鼓勵民眾減少儲蓄、增加消費,發展出「消費經濟」。

最後,施雅德警告中國債務問題可能「爆煲」,他指出,拉美和東南亞過去廿年的金融危機皆因中央政府無力控制國內債務問題引發,只是前者多死於地方債,後者則多死於私人企業債,如今北京卻正同時面對這兩項風險。他指出中國除了眾所關注的地方債造假問題外,私企債亦不容忽視,他說:「中國在金融海嘯後與美國同樣『泵水』,引發國內信貸擴張,結果中央政府債務5年來僅錄輕微增長,私人企業債同期卻升,令人聯想到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的凶兆。」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3-9-18)

2013/08/25

世局解碼:中東變局

美與中東盟友利益分歧 無牌可打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近期在中東一再遇上「無牌可打」的局面,先是擬打「援助牌」制衡埃及軍方血腥清場行動,受到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阻撓,繼而傳出敘利亞政府軍動用化武,令其一貫採取的「拖延牌」未必能再打下去。華府的困局似乎反映奧巴馬任內先有阿拉伯之春爆發,再加上「重返亞太」戰略,對中東局勢的控制能力不如以往。美國專家向本報指出,美國與沙特等海灣王室在國家利益的考量上漸現分歧,才是真正原因。

歷阿拉伯之春 沙特堅信舊制

華府與中東盟友因利益觀差異造成的政治取態差別,在埃及和敘利亞同可見得。在奧巴馬政府早期(2009至2011年)任職國務院高級顧問、熟諳奧巴馬外交理念的美國杜克大學桑福德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詹特森(Bruce W. Jentleson)向本報指出,阿拉伯之春過後,沙特堅信維持「舊有政治體制」(ancien regime)才是自身利益所繫,這是它在埃及軍方推翻穆爾西後,牽頭送上120億美元金援以及表態要填補西方削援缺口的原因;美國的利益觀卻有更大的政治包容度,相信伊斯蘭主義者若肯「同處一室」,中東局勢方能維持穩定,故不樂見埃及軍方大規模打壓穆斯林兄弟會。

類似問題同樣在敘利亞出現,雖然美國和沙特皆有除去巴沙爾之心,以免伊朗勢力坐大,但關注點不同下,做法亦不一致。加州大學洛杉磯大學歷史系教授格爾文(James L. Gelvin)向本報稱,華府忌憚反對派中的恐怖分子派系他朝反噬,故一直拒向叛軍提供重型武器;但對比之下,沙特似乎並未顧慮這點,像《紐約時報》年初披露,沙特一直耗費巨資搜購大批前南斯拉夫軍備,從而武裝反對派。

沙將奪敘反對派掌控權

事實上,沙特近期已成功在卡塔爾手上搶過敘利亞反對派的掌控權,例子包括迫走卡塔爾扶植的反對派名義領袖,並將本來佔主導地位的穆兄會勢力邊緣化。相比之下,連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上周也承認,華府在敘利亞反對派缺乏利益代表,建議當局致力從中扶植親美溫和勢力。

以上例子可見,面對當前埃及和敘利亞的亂局,華府同樣無法令形勢向合自身利益的方向靠攏,甚至受到沙特等傳統盟友制肘,令人不禁懷疑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有所減弱。格爾文指出,美國予人在區內地位下降的印象,最早見於美軍遲遲無法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抽身,及後金融海嘯重創美國經濟,亦打擊華府實力;適逢阿拉伯之春後,奧巴馬政府高調「重返亞太」,試圖將戰略重點遷出中東,更令沙特為首的一眾海灣王室倍感憂慮。

美重返亞太 增中東盟友猜疑

他解釋,海灣王室(除了向與沙特不咬弦的卡塔爾)都屬於「現狀國家」(status quo power),為了維繫中東原有地緣政治格局,只好親自落場;尤其是當華府順應當時埃及民意、放棄當時的獨裁者穆巴拉克令其下台,更令沙特等有唇亡齒寒之感。換言之,沙特惟恐華府未來難再捍衛該國利益,故寧願「自把自為」,出招將同時把持埃及政府和敘利亞反對派的敵對穆兄會勢力趕絕,間接將利益觀不同的華府逼向「無牌可打」的困境。

不過,格爾文強調,美國「可任意指揮外國領袖做事」的觀念純屬誤解,中東政權其實甚少會屈從華府要求,去做不符自身利益的事;再者大部分阿拉伯示威者近年打的旗號,都是人權、民主等「美國價值」,從未要求仿效「中國/俄羅斯模式」,側面佐證另一種的美國影響力。

詹特森更認為,美國和沙特仍有不少合作空間,例如在敘利亞問題上,沙特不妨打「石油牌」,以威脅讓油組(OPEC)增產推低油價,從而向經濟上依賴油元支撐的俄羅斯施展外交壓力,將會是華府一大助力。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