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1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書名:《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作者:張翠容
出版:馬可孛羅(2009)

張翠容的這本新作探討了九個國家,除了最後一章的古巴,大致上按其與美國的遠近排序,先寫接壤美國的墨西哥,再寫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書中依台譯為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巴拿馬,繼而是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這個巧妙的編排,間接地影射出美國對拉丁美洲的影響。

傳統上,美國視拉丁美洲為「後院」(backyard),這個字眼的來源似乎無從稽考。即使是對外印象稍見開明的現美國總統奧巴馬亦未能免俗,他在競選總統時便曾說過:「我們一直忽視拉丁美洲,即使它就在我們自己的後院。」 這個「後院」的思維,有兩個重要含意。首先,後院都由屋主擁有及管轄;其次,後院一般都會種瓜種菜,功能可概括為提供資源。由此引伸,拉丁美洲被美國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勢力範圍,絕不容許後院野草橫生,必須老老實實地為繁華大屋提供源源不絕的瓜菜。

只是有壓迫就總有反抗,拉丁美洲出現一代又一代對抗美國霸權的革命理想家,張翠容正以此為主軸,進而刻劃出近十年新一波的拉美革命浪潮。這一輪革命以委內瑞拉的查維斯為首,委國坐擁豐富石油資源,查維斯藉著油元支撐其社會主義改革,並與美國正面衝突。美國政府不斷炮轟查維斯政權獨裁,違反民主。但弔詭的是,冷戰時間,那些不願親美的政權都被打壓為親蘇或共產政權,膽敢跟美國抬槓的拉美領袖幾乎皆難逃毒手。那些死於非命的拉美領袖卻都經民主選舉選出,而獲美國扶持取而代之的,卻都是毫不民主的獨裁軍事政權。若說當年尚須顧慮冷戰,如今獨領風騷的美國實難再自圓其說,以2002年委內瑞拉政變為例,反美的民選總統查維斯短暫失勢,布殊政府竟毫不尊重該國的民主政府,反而第一時間承認親美的叛亂政權,數天後政變流產,美國幾乎難尋下台階。

正如張翠容書中所述:「在拉美的所有選舉中,都有美國的影子,美國干預八十年代後的拉美,一切從選舉開始……」美國在他國支持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讓她有機會影響選舉結果,從而操控他國經濟命脈的虛假民主。書中列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實,足可證明美國政府的所為多與真正的民主理念背道而馳。美國自以為滲透選舉過程,便能扶植親己政權,但如斯干預反而激發出一代又一代的拉美革命理想家,要跟美國霸權抗爭到底,立志解放這塊被美國視為「後院」的土地。不過,他們也並非完美無缺的英雄人物,書中也剖析了他們的一些缺陷和危機。張翠容明言這書並非甚麼大論述,而是一份記錄,講述人們於困境中如何仍能勇敢地爭取美好社會,過程中有錯失可以包容,但那份努力爭取的勇氣才最為鼓舞人心。

拉丁美洲的革命理想家,在美國權貴眼中可能只是後院中的一地雜草,可以隨意消滅。可是他們是怎樣都燒不盡的疾風勁草,春風吹又生,一代接一代的志士接力萌芽,盼望有天能趕絕僭長於草地的酸瓜苦菜。這段抵抗霸權爭取理想的長篇歷史,值得我們認真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