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4

日本專家系列:軍事篇

曾獲安倍起用專家:華不敢碰美「逆鱗」

【明報專訊】日本著名軍事評論家小川和久曾聲言,若「尖閣諸島」(釣魚島)受到中國「軍事威脅」,日本就應在島上部署陸上自隊衛作監視,他又主張美日在釣島聯合軍演。對於中國近月頻密派海監船往釣島海域維權,他向本報聲言,由於有美日安保同盟,中方「不敢觸碰美國的『逆鱗』」。



小川和久在安倍晉三首度上台時,曾獲邀加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他又曾與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等合著《日本還是可以說不》。本報記者上月獲日本外務省邀請赴日採訪,小川是其中一名受訪者。對於安倍年初召開專家會議,研究修改憲法解釋,為日本將來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鋪路一事,小川表示,隨美國因財政問題削減軍事預算,美國會寄望日本未來在周邊地區安全上作出「更多貢獻」。

小川和久聲稱,日本一直以來的講法,是日方擁有但不行使集體自衛權,但這其實是「非常奇怪」的。記者問他,即使日本沒有集體自衛權,對防衛又有何影響時,小川未有正面回應,只強調世上許多國家都可以擁有集體自衛權,只是由於美國二戰後一度佔領日本的歷史原因,令這「奇怪」情延續至今。

稱集體自衛權非特別針對

記者問他,中國作為東亞地區唯一具有足夠軍事實力與日本抗衡的國家,日本尋求行使集體自衛權,是否有針對中國的意味時,小川回應稱,安倍政府追求行使集體自衛權,「不是要針對特定國家」,而是安倍本人一直希望實現的政治主張。

解放軍上將劉源上月表示,打仗只能是最後一,中日應用智慧來解決分歧,「犯不用人類最極端、最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小川認為,這言論也反映了習近平的看法。他認為,中國多次派出海監船往釣島,是為了測試日本反應,並向世界發出自己主張(即擁有釣島主權),但他聲言,中方明白美日有安保條約,「不敢走到觸碰美國『逆鱗』(即引發美國激烈反應)的地步」。(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語出韓非子〈說難〉:「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航母難制勝 衛星才關鍵

中國發展航母,備受國際關注,但小川和久表示,航母並非他乃至很多美國專家判斷中國海軍實力會否出現質變的標準。他解釋,通訊及數據傳送才是現代戰爭的關鍵所在,目前美國有逾30個軍事偵察衛星,對比下中國只有兩個,實力瞠乎其後。他估計中國的軍事衛星數量要在提升到20個以上才有足夠效果,否則即使有再新型的戰艦或航母,也難以在真正戰場上發揮最大作用。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3-4-2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