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5

馬來西亞大選報道(一)

大馬今大選 華人票關鍵
執政半世紀 民調顯示國陣有隱憂

【明報專訊】馬來西亞今日舉行新一屆大選,因當地華人破天荒顯著傾向反對派陣營,促使今屆選舉成為歷年最激烈的一場,執政半世紀的國民陣線有可能連任失敗,造就國家「變天」,獨立後首次出現政權更替。最新民調顯示,反對派民望輕微領前,但亦有專家向本報稱,國陣或受惠於選區劃分形式得以保住政權。

納吉布盼圓改革 安華信心滿滿

馬國採用英式國會制,國會最大黨(或最大黨派聯盟)將可執政,由巫統為核心的「國民陣線」由現任首相納吉布(Najib Abdul Razak)領軍,反對派「民主聯盟」則以昔日曾任副首相的安華(Anwar Ibrahim)為首,首相之位將是兩人之爭。《星洲日報》報道,當地默迪卡中心最新民調顯示,支持國陣繼續執政的受訪者為41%,落後得42%支持度的民聯。這次調查訪問了約1600人,族群分佈依照實際比例。安華昨日豪言,現時只有舞弊才會阻止到反對派上台,但他呼籲支持者不要暴力。而納吉布則 說,變革的任務仍未完成,他希望選民支持他強勢連任,以成未竟之業。

反對派創「政治海嘯」 華人受鼓舞

本身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亞洲周刊》執行編輯蕭偉基指出,今次大馬華人對政治踴躍度是歷屆新高,形容華人對政府「向馬來人傾斜」的種族平權政策不滿已久,引發大規模反彈。他解釋,大馬華人受到上屆反對派贏得大量議席的「政治海嘯」鼓舞,覺得今次反對派有機會勝出,因此一改政治冷感,大規模倒向反對派。2008年上屆選舉中,實際上由安華領導的公正黨晉身國會第二大黨,執政國陣更首度失去三分二絕對多數議席優勢,被稱為馬來西亞的「政治海嘯」,結果時任首相巴達維1年後被迫讓位於副手納吉布。

不過,正在大馬現場觀戰的香港城市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凱斯教授(William Case)認為,雖然今次選情緊湊,然大馬政局「變天」機會不大。他指,華人選民只佔兩成半左右(大馬人佔52%、印裔佔7%),至於反對派領袖安華魅力雖高,但主要吸納的馬來裔票源都來自城市,這一批選民的比例,最多只有兩成許,何華人對反對派的熱烈支持,更有可能刺激馬來裔反彈,重投執政國陣懷抱。

受惠議席選區劃分 國陣形勢仍佳

凱斯指出,上次大選華人社區其實已有倒向反對派之勢,相比下轉投反對派的馬來裔約只有5%,並不算多。他推斷,就算反對派最終有機會在總得票數目上佔優,但在現時議席選區劃分下,各議席的選民數目並不均衡,部份選民較少的地區也可分配到議席,而國陣往往在這些選區形勢較佳,因此反對派最終增加的國會議席量,恐怕不足以令他們成為多數派。他估計不少反對派明星面對國陣重量級人馬,都可能落敗,例如反對派華人領袖、民主行動黨顧問林吉祥,便遭國陣派出知名高官狙擊,形勢緊急。

黑客襲擊 網媒斥親政府者發動

另外,當地有獨立網絡媒體表示,他們的網站遭黑客襲擊,不是新聞內容遭過濾就是無法連上網站,質疑是親政府者所為,目的是影響大選資訊透明度,情與2008年大選時類似。

明報記者 周宏量

(明報 國際版 2013-5-5)

3 則留言:

  1. 港專家:國陣倘連任 華人勢力恐不升反降

    【明報專訊】現於大馬觀察選戰的香港城市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凱斯教授(William Case)向表示,今次選戰一大特點,是華人明顯倒向反對派。他認為,大馬政府長期推行「種族平權政策」,在大學學額、企業擁有權、非馬來文教育等議題上,強調扶助馬來人,是政府漸失華人民心的一大原因。

    受制右翼 國陣利華政策或「縮水」

    他指出,1970年代的前首相阿都拉薩,是向馬來人傾斜政策的首位倡導者,雖然其子、現任首相納吉布嘗試改革惟收效不大。他認為最大障礙,是納吉布受黨內右翼制肘。他點名提到保守政治游說組織Perkasa,該組織以依不拉欣阿里(Ibrahim Ali)為首,又邀得前首相馬哈蒂爾擔任首席顧問,對巫統甚有影響力。

    大馬奉行「種族平權政策」由來已久,凱斯也不認為相關政策有加強象,只是華人一向傾向逆來順受,惟在今次選舉中態度有變。凱斯說,納吉布雖努力拉攏華人選民,如宣布若連任將撥出1億令吉(約2.56億港元)教育專款支持華文教育和在華人票倉檳城興建近萬間中下階層房屋,甚至放風指會考慮恢復檳城自由港地位和興建單軌火車,但恐已太遲。他估計,如國陣保住政權,部分拉攏華人措施仍會落實,但受右翼勢力限制,很可能以「弱化」版本面世。

    凱斯還指出,因華人票源傾向反對派,執政國陣內的華人勢力如馬華公會等,在今次選舉中或受重創。他直言,雖然華人取向是今屆選舉焦點之一,但若國陣成功保住政權,華人在大馬政界的影響力反而有下降的可能。

    明報記者 周宏量

    回覆刪除
  2. 安華已洗底 倡種族融和

    【明報專訊】今次選舉或是65歲反對派領袖安華問鼎首相的最後機會。他昔日在馬哈蒂爾時代擔任副首相時,不受華人歡迎,但現在成功「洗底」,對爭勝有一定幫助。

    安華在巫統(執政國陣核心政黨)出身,1993年起擔任馬哈蒂爾副手,被視為未來首相。兩人1998年決裂,安華被拉下馬,不久更被控雞姦下獄,使他走上反對派之路。受限於政治權利未恢復,上屆國會選舉安華仍要由太太代為出戰,數月後其太太辭職,讓解禁的安華藉補選重返國會,成為反對派領袖。

    曾被控雞姦入獄 妻代出選

    安華過去力倡向馬來人傾斜的種族平權政策,令華人對他有戒心,但本是大馬華人的《亞洲周刊》執行編輯蕭偉基指出,隨安華近年在種族議題上取態趨溫和,且今次選舉明言提倡種族包容,支持廢除種族平權政策,他已成功「洗底」,被華人接受。

    香港城市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凱斯亦向本報表示,他在柔佛州振林山觀摩反對派造勢活動看到,華人民眾看到安華亮相為華人反對派領袖林吉祥站台時反應甚佳,「1.7萬名參與活動人士中接近有99%是華人,當林吉祥介紹安華出場、形容他是『下任大馬首相』時,在場人士熱烈歡呼起來,反映他已甚得華人民心」。

    明報記者 周宏量

    回覆刪除
  3. 納吉布開明 改革有成就

    【明報專訊】2009年上台的納吉布,被視為較前朝開明,尤其在法律改革甚有成就,如廢除了惡名昭彰的《內部安全法》(容許政府扣押疑犯卻不審訊)和不准5人以上集會的法例。本身是大馬華人的《亞洲周刊》執行編輯蕭偉基也指出,納吉布任內落實承認內地和台灣學歷,惠及在當地留學的大馬華人。

    納吉布執政初期推行多項改革,包括推動「一個馬來西亞」(One Malaysia)策略,盼促進馬來裔、華裔和印度裔融和。但「一個馬來西亞」 似乎不足以一改華人多年怨氣。蕭偉基稱,當地華人質疑其措施是「小恩小惠」,認為制度才是問題根源,此舉反令他們更希望追求變天。

    投入社交網絡 獲青年認同

    但對馬來人來說,納吉布則形象不錯。香港城市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凱斯表示,納吉布個人魅力不及能言善辯的安華,但他是執政聯盟領袖中少有投入社交網絡的一位,其Twitter帳戶有逾150萬追隨者,在不少馬來青年人眼中建立「有型」(cool)形象,加上原有鐵票,料可獲大批馬來裔青年選票。今次選舉有260萬名「首投族」,當中以青年人居多,有評論認為這對反對派有利,但凱斯認為,青年選民以馬來人居多,始終較傾向執政國陣,故青年選民因素未必如想像般舉足輕重。

    明報記者 周宏量

    回覆刪除